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中華拳道學的探究




「長於思辨,善於籌謀」。在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化等等著作中,經常會引用這一句中國古聖賢給後學的警訓。將它應用到中華拳道學,一樣是亟之深切必要。

中華武術承傳至今,還是那樣新鮮和富生命力。在歷史的長河,由於各種各樣的傳承營養成份,或重或輕,因而衍生出各種流派和各類的拳種。從南北兩大派,再內外二家。現代的又有分學院派和民間派。以及新派武術和民間傳統武術

民間傳統武術扎根在中華民族文化土壤裏,眾多的學者不斷地體悟新的發現和繼承。比較之下,由少數人的認識而集成的新派武術,它的「新」是尚未成熟,還有錯誤。

前人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親身體悟的經驗,更加簡要地概括。吳翼翬先輩將軀體分稱為「五總九節」。任何一個動或不動的形勢,都在這軀體之中。所以,各類拳種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內容。然而,統一的規則,理法,則嚴謹地存在,而不可逾越。例如:「三尖要照,不照身不正」,「三彎,不彎不能成體」等等。汪永泉先輩有這樣說的「學規矩要守規矩,守規矩要出規矩,出規矩要合規矩。」

在這裡,我分兩點,部分地談談我對統一的規則、理法的認識

(一)    簡單的要認真對待

1.          「三盤」 (上盤、中、下)

一種解釋是拳術姿勢站立的幅度高與低的範圍。步型站高的為上盤勢。雙膝成九十度為下盤勢。上盤下盤折中為中盤勢。這種的演繹如果在學習的初階段,為了方便引導和記憶,也是個好方法。

拳經是這麼說:「上盤如追風,中盤如游龍,下盤落地見真功,三盤合一是英雄」。在這裡,上盤是指腰部以上的部分。中盤是指腰部。下盤是指腰部以下的部分。

煅煉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上盤緊,全身都緊。架勢則形成板块。中盤緊,令中下盤都緊。架勢則搖擺晃動。上盤、中盤鬆開,而下盤緊,則拔根。
2.          「三節」 (根節、中、梢)

無論是教學者還是學習者,都經常應用這些名詞很直接去指示和演繹架勢。三節之中還有胸、背、腹、腰、肩、肘、胯、襠等等部位。這些聽起來是直接了當的名稱,也正最是認識不清的問題。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相互之間的互動作用。對它們的理解常有模糊不清,甚至毫不知情。

狀況一:在要求鬆背時,却作成鬆胸。背是為了讓五臟有效地得到放鬆。鬆胸却造成堵氣。

狀況二:在要求鬆腰時,却作成鬆腹。鬆腰是為了鬆通三焦,令身形中正。鬆腹却造成萎縮。

           還有胯襠的問題。經常將二者混淆,總是將襠當作胯。結果造成僵硬者成夾襠行為。鬆軟者成坍塌行為。

        以上的名稱部位應該是:前胸後背,前腹後腰,外胯內襠。

狀況三:沉肩墜肘,肩、肘的位置分不清。而且,拳道學要求的沉肩墜肘與常識中的沉肩墜肘可能是截然不同。因此,往往用肘尖去頂代為之。沉肩則常常演示為削肩。

以上幾種情形的出現,使原意是鬆開的固有要義變相成為鬆懈。鬆懈是另一種形式的緊。

3.          「八步」 (騎馬步、登山、僕、魚鱗、踏、虛、歇、獨立)

傳統的步型以八步為基本步。八步的內容是:騎馬步、登山、僕、魚鱗、踏、虛、歇、獨立。各拳種在這基礎上又衍變出它們獨特的步的內容

八步是作為樁步來煅煉下盤功夫。是因武術的要求而創造的。目前,五步拳作為基礎功的步形已經得到肯定。它的表現也呈現活潑生動。然而,它同樣是從八步衍變出的派生東西,並非主流。

以前,煉家們相聚探討拳術,在互相觀摩的時候,各自都會演示八步來相互比較基本功。後來也就將八步串連編整為一趟類似套路的表演形式。現在,由於作為藝術表演的目的愈演愈甚,傳統的基礎「八」已不被認真對待了。雖然如此,民間傳統拳道學者依然積極地繼承和傳播着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很無奈地說:當這些傳統的文化在展現璀璨燿目的光輝,後學者却以為是新鮮的事物。

()  高深的毋自重負擔

1.          形勢和氣勢

武術有形勢和氣勢之分。兩者並不是各自獨立的體裁。它們是程度的高低之别。走在高層的學者能理解和認同初學者的境況。於低處學者却不明白高層學者的體悟,而加以非議。大家都能明白,假設我們圍繞北京走了一圈,雖然走了很長的路,並不代表登高了。

同屬中華文化的拳道學就像「一」。它可以是最小的數量單位。它也可以是包羅萬有的大宇宙觀。

中華武術是拳道學的體現。用武術為初始從而走進拳道學的殿堂。拳道學是體悟達道的自然科學。它體悟宇宙孕育萬物的「炁」() 。並以武術的形式來演繹人身小宇宙的神、意、氣的化合。這化合產生的能量稱之為「勁」。這也是常言的「內功」。

煅煉者非常疑惑。武術內功是不是真有其事?自古迄今,在不同的學說都有記載這一學問。如道家的「虛無」道教的「金丹」、釋家的「圓覺」、儒家的「浩然之氣」。彼此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說話,講述着同一樣的東西。在漢譯文的穆斯林《可蘭經》裏,我讀過有關的記載。我依稀記得是在穆斯林朝拜功課的五個過程的要義裡頭。在漢譯文的《聖經》裏,我也讀過疑似的記載。

        另外,要談談上面提到的「道家」和「道教」的說法。之所以要作為分別來說,因為我認為:道家是以自己體悟記錄下修煉的過程中的感知和認識。後人將前人留下的感知和認識的文字記載形容為「丹經」或「拳經」。

        道教同樣也引用這類「丹經」或「拳經」,和拿取儒家的論證,作為加強本身的身份和樹立本身的權威。

2.          「動中求靜」與「靜中求動」

「內功」的煅煉修養分有二種。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趨向各殊,歸途終同一也。

「動中求靜」的煅煉形式是以正確的肢體活動 ( 套路、招式 ) 來引動內氣的運。再以內氣的運促動肢體的動。傳統的中華武術的任何一門拳種都可以取用。關鍵在於煅煉者所選擇的拳種,或者煅煉者的認知程度是否合乎內功煅煉的規則和俱備內功培養的條件

有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又有道「靜則動,動則通,通則久,久則變化無窮」。這就是「靜中求動」的煅煉法則

「靜中求動」之術首先要講的是樁功,俗稱站樁。二十幾年前,香港武術聯會會長霍震寰先生在香港再次積極地提倡和推廣樁功這靜中求動之術。且不論成效如何。現在,「樁功」這學問傳遍世界各地,廣為人知。被武術界的有識之士所接受和應用。硬功中有一種叫「扎馬」的煅煉。要知道「樁功」不等同「扎馬」。

「扎馬」是將身體的力量慢慢去消耗。

「樁功」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身體的能量釋放。

內功的煅煉是用」來認知。它修煉的是「炁」() 拳經有曰:「四肢百骸終歸一氣而已矣」。

「炁」() 的修,也稱為「內功」煅煉。由於有個「內」字,自然而然地讓人認為是在身體內在的方寸。因此,不少所謂身體內在的活動方式,活動方向,活動內容逢迎而生。例如:內臟的器官如何去晃動、肚內如何地絞、胸腔如何去壓、臟腑如何去擠。還有,用「意」為幌的諸多自家設想的內功煅煉法。例如:氣如何在經絡的點上貫窜引導氣去走大周天、小周天。和手舞足蹈,輕舉妄動的內丹術。等等諸如此類,層出不窮。以存思代為意,以存想當為念。對理法的理解,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3.          內功--內五行修煉功

古書《洪範》用外五行內五行來分釋陰陽理

中華拳道學認知、魂、魄、精、志為內五行」。

內五行修煉功」簡稱內功。

我們常聽到的,常講的五行,總是相生相克。內五行、魂、魄、精、志,它們相互間是交感產生影響和互動。不存在有相克的這問題。五行相生相克論不是絶對性和必然性。也並非正確性。或者,五行不僅僅是相生相克。拳道運動是人類的生命科學。五行的應用是相異相生。

神:顯示出生命。生命的活動呈現出智慧,這就是魂。魄:是展現出聰明睿智,勇敢堅定。充沛旺盛的堅強意志是精的意義。志:體現以上的氣概。

內功修養與人的身體的臟腑生機關連尤大與人神的「意」有關。「意」這東西,它本來就自然地存有。一旦執著地去加以體現或者表示,就背離了「意」它的本身和本質。

身體外在的皮、肉、筋、骨、力和五總九節鬆放之後臟腑與意的鬆放令神氣盈沛,這就是內功運動。

臟腑與意是如何地鬆放也就是拳道內功學

內功修煉的「炁」() 是怎樣的感覺呢?感知上是否像味道、顏色、重量有那種比較感嗎?是否像味道有:酸、甜、苦、辣?像顏色有:紅、黃、藍、青?或像重量有:輕、沉等等?我的認知是有。怎樣知道是否進入內功煅煉的階段,應該由感覺和感知這概念去證實。當感知、感覺是甚麼都没有,這已經是內功煅煉有效進行了。只不過是內功煅煉者自己信不過自己

煅煉的過程中,是由「有」往「冇」的方向去。感知越「冇」,「炁」() 勢越大。「冇」是怎樣理解呢?我嘗試作個譬喻:我口袋有一百元現金,可以在百貨公司購買價值一百元的貨物。另一個人口袋没有現金,但是,他却購買一千元,甚至一萬元價值的貨物。他用信用卡代替現金。「冇」就信用卡。所以說,「冇」是已經俱備了一定的要求,已經完全達到一定的要求。因此,越煉越「冇」,以至「虛」「無」。就像道德經所言「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如似。

現在,「功夫」二字是用來喻煅煉的成果。開始,是以自身作為煅煉的目標。人有高、壯、瘦。可以說,本體的體積的大小決定了自家身上功夫的大小。因此,在競技場上,相互對手在量重上都有一個等級規定以示公平。技術上的掌握和發揮決定優劣。

中華拳道的先哲在生活的過程中體悟到天地間「炁」() 這不能抗拒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現代科學稱之為場勢。東漢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寫道:「天地間有陰陽之氣常漸人者,若水之常漸魚也。……若虛若實,人常漸是澹澹之中」。[1]  我這樣去理解:天地間有一種氣,養育着生物。好比水養育着魚一樣,不可或缺。若虛若實。這種氣比紗還薄,比水還透明。和水相比:一種看得見,一種是看不見。它以極其清淡的狀況浸潤着生物,包括人。王薌斋先輩也這樣形容:人在大氣中游泳。

外功:它是煅煉人體本身手、脚、皮、肉、筋、骨,包括體內五臟六腑。

內功:它是修煉人體之外虛無的氣質。是人的養生之道。

人可以通過神意的感知將自身的元氣與空間的「炁」結合。這種若有若無的感知可清靜人神而增強狀大人的能量。它彌補人本體能量的局限性,由人本體向人本體外擴大。並不是能產生多大的場勢於空間。而是能在空間佔有多大的場勢。功夫,不僅煅煉在人本體,更是往人本體外去修

傳統的文化是繼承而不是仿造。文化的學習是發現而不是模仿。中華拳道學的傳統武術智慧,是一種中華文化注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

在這資訊發達,資源豐富的社會,彼此間有更多的機會相互交流、探討。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我們不懈地探索,誠實地繼承。

宋代陳亮詩云「長江大河,足以流轉墨客。光風霁月,足以蕩漾英雄。」

陳靖
二零零九年五月

註:該論文發表於二零零九年五月第六屆中國民間武術名師名家研討會。由中國民間武術家聯誼會,北京精武武術運動發展中心,亞太聯合文化傳媒(北京)中心主辦。論文評選獲一等奬。


[1] 摘自任子華老師「氣」一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